詞條
詞條說明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朱熹是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
為青銅質,保存完好。鐘圓肩,呈直筒形,鐘肩飾一周覆蓮紋,鐘身外壁橫向有5組(每兩條線為一組)弦紋,其中較上端和較下端各為一組凹弦紋,剩余三組為凸弦紋。縱向共有6組凸弦紋。弦紋間雕有折枝花葉紋。浮雕圖案空白處嵌以祥云。整個畫面凝重古樸,生動逼真,栩栩如生。鐘身內壁素面,鐘口微侈,呈六角弧似蓮花狀。 另外,從該鐘出土地理位置、周圍環(huán)境和走訪群眾調查獲知,這里居涇水之北,鐘出土北200米處原來有一寺院
三清神像 從畫像繪畫藝術的角度上看,主要是明清以來所保存的一些工筆重彩畫和壁畫制作,十分的是北京白云觀三清閣內的三神像。畫面人物精神世界是由一種統(tǒng)一的“道”的信仰貫穿籠罩起來,絲毫不亂,一氣呵成,表達了對神像虔誠的氣氛。 三位尊神像一般畫在天界當中,面相清雅莊嚴,慧眼放光,長須濃眉,舉止安詳,泰然自若,完全是仙家的氣質風度。云山霧海中神奇異境隱約可見。人物線條清晰明朗,衣紋線條粗細有致,筆力遒勁
文昌帝君是中國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本名星,亦稱文昌星,或文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其成為中國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與梓潼神張亞子有關。東晉寧康二年(374),蜀人張育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英勇戰(zhàn)死,人們在梓潼郡七曲山為之建張育祠,并尊奉他為雷澤龍神。其時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亞子祠,因兩祠相鄰,后人將兩祠神名合稱張亞子,并稱張亞子仕晉戰(zhàn)歿。實為《晉書》所載張
公司名: 河北中正銅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 邸廣**
電 話: 0312-5646196
手 機: 13722252255
微 信: 13722252255
地 址: 河北石家莊行唐縣保定市唐縣長古城工業(yè)區(qū)
郵 編: 072350
網(wǎng) 址: 5ffbdd7921.cn.b2b168.com
公司名: 河北中正銅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 邸廣**
手 機: 13722252255
電 話: 0312-5646196
地 址: 河北石家莊行唐縣保定市唐縣長古城工業(yè)區(qū)
郵 編: 072350
網(wǎng) 址: 5ffbdd7921.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