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脊髓灰質炎是一種由嗜神經病毒感染脊髓前角細胞和某些腦干運動核的急性傳染病,患病年齡以3個月~5歲的嬰幼兒較多,急性期過后肢體遺留不能恢復的麻痹,稱脊髓灰質炎后遺癥(Poliomyelitis-squle),俗稱小兒麻痹后遺癥。病毒主要由飲食污染或飛沫傳播,損害部位為脊髓前角的運動神經元(下運動神經元),使受支配的肌肉癱瘓。該病可以分四個階段:潛伏期、發(fā)病期、恢復期、后遺癥期。 1、患者兩側髖關節(jié)屈
1、出生前、出生時及出生后,發(fā)現有腦癱的高危因素。如懷孕期感染、風疹、嚴重妊高癥,出生時窒息,早產兒,嚴重黃疸,出生后顱內出血等。 2、出生后哺喂困難,如吸吮無力,哭聲弱或多哭,易受驚嚇。 3、過分安靜,主動運動少。 4、運動發(fā)育落后。如3個月到4個月大的俯臥位不能豎頭或抬頭不穩(wěn),4個月仍不能用前臂支撐負重,扶站時以足尖著地或兩下肢過于挺直、交叉等。 5、經常出現異常的肌張力和異常的姿勢,如雙手屈
患者殘肢肌肉收縮時,會發(fā)生復雜的生化反應,在皮膚表面產生可被測取的微小電位差,這種肌電電位差信號傳遞到微感器,經電極中的放大器進行放大,成為控制信號,輸入微電腦,再由微電腦發(fā)出活動指令,通過微型馬達等驅動系統(tǒng)帶動義肢指骨關節(jié)張合。裝配電子手的關鍵在于從殘肢皮膚表面,找出前臂截肢者在收宿伸肌和屈肌、及上臂截肢者在收縮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時,產生較強肌電電壓信號的兩個點,并測出這兩點上的電壓值,然后合理
智能假肢的安裝流程及應用 根據目前國外流行的“床旁安裝假肢”概念,截肢術后2周左右,就可以安裝假肢,包括殘肢塑型、功能鍛煉等。但對設備、場地、技術要求很高。如截肢早期安裝的臨時假肢技術,早期假肢安裝對康復的成功具有*特的作用。不僅能夠正確地對殘肢施加適當壓力,還能盡可能早地讓截肢者早日行走,確定患者是否具有站立和行走的能力,還有利于患者試用各種膝關節(jié)和假腳。 這種假肢是可以重復使用的**裝置,是由
公司名: 北京瑞祺祥康復科技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 孫經理
電 話: 010-82900788
手 機: 13683146183
微 信: 13683146183
地 址: 北京海淀清河清河小營橋東北角1號
郵 編:
¥5.50
¥1.90
¥88.00
¥0.28
¥9500.00
福建省廈門市義眼片定做定制 全國義眼片定制機構排名 藝眼義眼
¥3000.00
¥99.00
¥1180000.00